音频文本内容
就这样,他误打误撞发现了一个后来改变了他生活的想 法。如果不买那些通常要花数月才能出现在搜索引擎中靠前位 置的新域名,而是买已经有一定曝光度的过期域名会怎么样? 其他人要么让过期域名堆满广告,要么丢弃它们,但是艾斯丘 却有其他想法,这一想法源自他开始对自己工作进行的一些反 思。他不想挣快钱,而是想围绕域名开创真正的生意。对于每 一个过期域名,他都会问自己,“它有没有让我有所启发?这 里有没有真正的生意可以做?”最重要的是,“我能不能帮到 别人?”。 他随机创建了一些域名和业务活动做试验,但并没有成 功。之后他意识到“域名永远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商业理 念”。22009年,艾斯丘买下了duderanch.com[1]这个域名3, 并创建了网站目录。他亲自到网站上列出的50多个度假农场见 农场主,最后与guestranches.com域名的持有人合作。二人一 起精挑细选,建立了一份覆盖美国各地的休闲农场清单。这个 项目艾斯丘一直做了10年,于2019年转手卖掉。这项事业的成 功让他实现了时间和财务自由,于是他购买了更多的域名,来 发展其他利基业务。那些业务有些成功了,有些没有。 2014年,艾斯丘发现VidaliaOnions.com这个域名在公开拍 卖。4在此之前,他主要关注以信息为基础的生意,但这个域名 的某些东西对他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坦白地说,洋葱对他也很 有吸引力。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佐治亚州人,他听说过维达利 亚(Vidalias)洋葱——一种不那么辛辣的甜洋葱,一些喜爱 它的人会像吃苹果一样生吃。唯一的问题是,艾斯丘对洋葱生 意毫不了解,对农业种植更知之甚少。 尽管如此,他还是花了2200美元竞拍,深信这个行业内会 有人出更高价。(如果你认为像这样竞拍有趣的域名是一个不 错的业余爱好,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极简主义创业者。)5分钟 后,他赢得了竞拍,这让他感到惊喜。不过域名到手之后他暂 时收存了起来,回去就继续投入其他项目的工作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维达利亚洋葱始终在他脑海里盘旋。他 在一篇题为“我在网上卖洋葱”的文章中写道:“(这个域 名)不停地轻轻碰触我,一个月后,我开始知道它想告诉我什 么。5每年我都从Harry&David(美国一家主要经营食品精装礼 盒的公司)网站上买梨,我应该模仿这种模式卖维达利亚洋 葱。他们把梨从农场直接送到客户家门口,而我们用这种方式 给客户送维达利亚洋葱。”他看到了他能帮到别人的方式,一 门新的极简主义生意就这么诞生了。 虽然艾斯丘自己不吃维达利亚洋葱,但他从自己的经历以 及Google Trends(谷歌趋势)上对这个词的搜索量了解到有很 多人吃它。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些顾虑,“我不是农民”,他 担心地表示,“也没有配套的物流和销售渠道”。6 但他还是开始行动了。他首先通过一个贸易团体联系上了 一流的维达利亚洋葱农场的老板埃里斯·黑古德。黑古德的农 场已经经营了20多年,他还拥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仓储打包站。 艾斯丘自己掏钱在VidaliaOnions.com网站上投放了一个新的页 面。“之后农场专注于洋葱,而我关注客户服务、市场营销、 品牌推广、网页开发以及物流服务,”他回忆道,“我的其他 项目都不像这样直接面向客户,我发现我非常享受这个过 程。” 艾斯丘和黑古德本来预估第一季能有50份订单,但他们接 到了600多份。7 如果这是一个风险投资企业,到这个阶段投资人就会开始 躁动不安了。“预估50份订单的情况下接到600多份?”他们会 惊呼,“该翻5倍地招人了。想象一下,维达利亚洋葱进入国际 市场会是什么样?投几百万美元做广告,做一个爆款视频,维 达利亚洋葱就能在全世界流行起来。我们很可能还需要在伦 敦、东京、悉尼安排工作人员。该再来一轮融资了。”然后, 一轮又一轮地进行融资。这种情景就像一个小孩第一次将气球 吹大,直到…… 艾斯丘不禁开始思考加快企业发展的问题,但是他牢记过 去那些年的教训,转而把重心放在了盈利能力上。他知道 VidaliaOnions.com网站以前的一些老板除了卖洋葱,还试图卖 沙拉酱和调味料,结果都失败了。所以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不 慌不忙地经营眼前的这门生意,想办法将维达利亚洋葱从那个 唯一的仓储点及时又经济地卖到潜在顾客手中。 他当然犯过错误。有一次因为货运包装箱出错,他损失了 好几千美元,这次失误差点让这个企业就此倒闭。但他也在一 年又一年地对流程进行小的改进,比如放弃手动输入客户订单 和打印货运单号的方式,使用自动化货运系统。几年下来,这 个企业赚了钱,在以自己的速度自然扩大,他也做得很开心。8 六年后,艾斯丘的这个当作爱好来做的项目已经发展成一 个全面成熟的企业,让他的很多客户满意,也为当地社区带来 了积极影响。他也不再把它当作跟其他那些废弃域名一样的另 一场域名试验,VidaliaOnions.com正在成为他的使命。 说真的,如果我们消失了,我的客户会很着急。9上个季 度,我因为一个电话订单回电给一位先生,是他太太接的电 话。我介绍自己的时候,话说到一半她就打断了我,欣喜地朝 她的先生大喊:“是卖维达利亚洋葱的那个人!是卖维达利亚 洋葱的那个人!快接电话!” 就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我们在做对的事、对他人有益的 事、带来积极影响的事……我感到无比满足。能参与到这个行 业中,我觉得特别幸运。 艾斯丘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也可能是洋葱的原因。价 值导向驱动的使命和因亲身经历而产生的真正目标包含着某种 深刻的美。这就是极简主义创业者的目标——在谋生的同时有 所改变。 [1]dude ranch,指面向游客的、供人们放松休闲的美国西部风格大型农场, 会提供诸如骑马、露营等各种服务,所以被视为度假农场,guestranches.com这 个域名中的guest ranch也是指这类农场。从duderanch.com这个域名就可以看出 这个网站与各种度假农场相关。——译者注 极简主义创业者 在开始写这本书之前,我不会将自己描述为一个极简主义 创业者。我可能会说,我是投身于一种新型初创企业的创始 人,这种初创企业将盈利能力置于规模扩张之上,将创造积极 影响置于求速度、求突破之上。我不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攫取利 润,而是决心为我们的客户和社区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 我不是唯一一个这样的创始人。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许 多像彼得·艾斯丘一样的创业者,以及其他以同样方式创建自 己企业的人。在过去的一些年里,我在推特以及各种会议上跟 他们都交流过想法。交流的人越多,我越觉得有必要给这种利 用软件让创业变得平民化、常规化的新路径创建一个标签。 极简主义创业者都各有各的特色,就像通往成功的道路各 有不同一样。但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把我了解到的信息整理成 这一本指导手册,给创业者提供一些可复制的方法。 成为一个极简主义创业者的步骤与极简主义生意的类型有 关,而且与本书章节顺序相吻合——这并非偶然。每一章都以 前一章为基础——就像学数学要先学加法再学乘法,然后学代 数、微积分一样——直到最后。读完这本书,你完全可以成为 一名极简主义创业者。你可以一口气读完,也可以随意跳着 读,因为每个人在创业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一样。 ·盈利能力第一 极简主义创业者创建的企业,无论如何必须要赚钱。很多 企业从来没打算坚持到能够赚钱。相反,他们的计划就是一直 从投资者那里筹钱,在盈利之前把企业卖掉。而极简主义创业 者的目标是从第一天或不久之后就开始盈利,因为利润是企业 继续经营下去的根本。他们通过将产品卖给客户,而不是把用 户卖给广告商来赚钱。 ·从社区着手 极简主义创业者以社区为基础创业。他们不问“我怎样才 能帮到你?”,而是善于观察并培养真实的人际关系。他们花 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用户,建立信任关系,关注“产品-市场契 合度”(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创造的词,指处于一个好的 市场并有能够满足该市场需求的产品)的市场部分,然后才开 始创建企业。10 ·越少越好 当真的开始创业时,极简主义创业者只创建他们需要创建 的部分,剩下的交给自动化或者外包。同样,极简主义企业只 做一件事情,确保把它做好。极简主义创业者与他们的客户肩 并肩反复探究解决方案,让客户觉得值得为之掏钱,之后再将 产品推广到社区之外的客户。 ·瞄准你的前100个客户 极简主义创业者不把时间花在说服客户上,而花在教授客 户上。销售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极简主义创业者把销售当 作与潜在客户逐一谈论他们的产品的机会,谈论的同时也在教 自己认识正在试图为客户解决的问题,这种销售方式是基于人 际关系以及弱点的长跑游戏,并不是一场随后就能将产品卖给 陌生人的为期一天的盛大开幕式。 ·营销最真实的你 谈到弱点,极简主义创业者会分享自己的故事,从最初的 挣扎到最后成功。最好的营销方式,是向世界展示你以及你的 产品到底是怎样的。极简主义创业者知道人们之间彼此关心, 不管何时何地,他们都会去教授、激励他人,让他人快乐。他 们不制造头条新闻,而是制造粉丝,这些粉丝会逐渐自我转化 为客户。 ·用心寻求自我成长和企业的成长 极简主义创业者主导他们的企业,而不是被企业主导。他 们量入为出,不过分地花钱,也不会为了扩大规模而牺牲盈利 能力。否则,这就成了一场必输的比赛……极简主义创业者不 会输。 ·建造自己想住的房子 极简主义创业者招徕其他的极简主义创业者。他们不循规 蹈矩,而是根据基本原则建立企业,几乎与所有的人保持距 离。你做事的方式不会让每个人满意,但对一些人而言再合适 不过。而且如果你能尽早明确并经常强调你的价值观,向别人 表明你是怎样的人,他们就会主动找上门来。人们关于如何工 作、何时工作、在哪里工作的传统观念正在快速地发生变化。 极简主义创业者明白没有那么多规矩。 即使你现在已经成功创建了你的极简主义企业,旅程也并 没有结束。请记住:它永远不会结束。极简主义创业者知道, 生活中不是只有他们的企业。创业的真正魔力在于你以及你的 企业能提高很多人的生活质量。那不必是几百万人,“足够” 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你说了算。 读到这里,你如果能认同我的说法,很棒。如果你仍然持 怀疑态度,那也没有关系。我还有几万字来说服你,请继续往 下读。 追求盈利能力,而不是成为独角兽 创建极简主义企业并不是主张快速变富,而是认为如果将 盈利能力而不是规模作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指标,就可以逐渐变 富。能盈利意味着可以持续发展。这并不是在水里不停地踩 水,直到救生艇前来救命(很多创业者在筹划下一轮风险融资 的时候就是这种心态),而是意味着制造自己的船。 虽然我认为极简主义创业的思维方式几乎都可以成功,但 我还是承认,只有经过大量尝试,创业才能成功。这就是盈利 能力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你赚到钱了,你就可以朝着目标进行 无数次尝试,只要坚持从客户身上学习,基本就能保证成功。 大部分人根本不去迈出第一步,一部分迈出第一步的人没有继 续往下走,一些继续往下走的人后来也放弃了,很多人能成功 只是因为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不要放弃! 老板、高校和风险投资家决定哪些人有机会尝试的时代快 要过去了。如今,如何创建和发展企业的信息唾手可得,世界 各地的创业者都能轻易找到,而且成本更低。这也意味着通过 风险融资来创业的理由越来越少。融资本身没有问题,并不是 所有的独角兽企业都不好。我为Gumroad融过资(而且后面你会 读到,我又融资了,但是方式不一样),像Pinterest 、 Lyft(打车应用,“来福车”)、Slack(企业沟通工具,“聊 天群组”)等企业也都进行了风险融资,并迅速发展,但仍然 专注于客户。不过,风险投资模式之所以能存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的是企业的不可持续增长,以及毁掉没有融资的其他企 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 的投资策略。风投基金用资本换取初创企业早期的股权,本质 上是购买了所投资的这些企业的一部分未来价值。这个模式的 有效运转需要为数不多的胜利者,比如优步、爱彼迎以及 Stripe,为所有的失败者买单。牛仔创投(Cowboy Ventures) 的艾琳·李(Aileen Lee)创造了“独角兽”一词,代指那些 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人初创企业,它们是风投基金的命脉。 11在神话故事里,人们无法不去追逐独角兽——它们的魅力几 乎令人无法抗拒。但同时,独角兽少之又少、难觅踪迹,几乎 不可能抓住。 艾琳·李的比喻非常恰当。在试图建立10亿美元级企业的 道路上,几乎所有人都失败了,12即使是那些筹集了大量风险 资本的创业者。13门罗风投(Menlo Ventures)的董事总经理 兼合伙人马特·墨菲(Matt Murphy)曾表示:在初创企业中, 几乎70%是不成功的,这个不成功可以是完全破产清算,也可以 是现金流转负为正——这对于企业本身虽然还算是好的,但是 对风险投资方仍然不利。他还说,那些仍然坚挺的30%的初创企 业,有些能提供3~5倍于初始资本的回报,而这在独角兽的背景 下只能算一般的成功。整个体系依赖的是风投公司所投资的至 少5%的企业,它们提供了10~100倍的投资回报,抵消了其他投 资的亏损,让这一切都值得。没有它们,风险投资模式根本行 不通。这是因为极少数10亿美元级初创企业的巨大成功,弥补 了往成千上万个其他创业企业投资造成的亏损——就像往墙上 扔很多意大利面一样。[1] 极简主义创业者不会这样做。我们从一开始就心无旁骛, 只关注盈利性,为的是尽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我们 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服务我们的客户和社区,想服务多久就 服务多久。 [1]往墙上扔意大利面(throw something against the wall and see if it sticks),源自将意大利面砸到冰箱上的做法,目的是检查其是否能够粘住, 如能粘住,表示可以出锅了,用来比喻某种尝试。扔很多的意大利面到墙上,源 自throw spaghetti at the wall and see what sticks的表达方式,原意指做 出大量的尝试或者猜测,期待至少有一些会正确或者有用,这里用来比喻风投基 金投资多个初创企业进行尝试,期待有一些会取得巨大成功,带来高额收益。 ——译者注 创业,你本来就可以 无论你此刻在哪儿工作、如何工作,或者为谁工作,你都 可以利用这本书里的各种原则重新审视那些可能让你一直裹足 不前的观念和做法。我的确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机会创业,不管 你的背景如何。这也是这本书提供了很多伟大企业的案例的原 因。它们是由世界各地富有激情的个人创建的,这些人中有很 多到现在都很低调。各种新的网络工具让每一个人——包括个 体创业者和独立创作者——创建企业、开拓市场以及销售产品 更容易、成本也更低,如果你也想极简创业,我希望他们的故 事能为你提供参考。 你从哪里开始?请认真地看看你所关心的人群、地方以及 社区。痛点在哪里?哪些事情行不通,但是稍加努力就能解决 问题?这些都是通过极简主义创业改善现状的机会。人们经常 到处找创业点子,同时又对日常生活中不顺利的事抱怨不已, 我觉得这很有讽刺意味。“我当然可以通过一点努力就帮人们 解决那个麻烦,但潜在市场并不是很大,都没法扩大业务。” 这就是本书要纠正的思维方式。 你可能已经开始创业之旅了,如果你刚刚开始,有些商业 模式更容易走上极简主义创业之路。它们包括了几乎任何一种 拥有快速客户反馈回路以及大量迭代机会的B2C(企业对客 户)、B2B(企业对企业)经营模式,比如SaaS(软件即服务, 是一款应用程序)、电子或实物产品以及服务,或者建立人们 之间的联系并收费等。这些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都会讨论。 有些企业因为客户反馈节奏较慢,可能不适合这种模式。 比如对于任何需要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的企业,或者以《财富》 100强企业、教育学术界、医院等这些大型官僚化的企业或机构 为主要客户的企业,我推荐的流程和体系可能就不太匹配。 好消息在于,“企业”含义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给更广泛的创新者提供了机遇。虽然这个转变在2020年之前就 已经开始,但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它的发展,让各种不同背景 的人对创业越来越感兴趣。跟以前相比,我们现在不需要搬到 硅谷,或者进入哈佛、斯坦福这类学校,不需要从风险投资家 那里筹集资金。互联网让你能够在任何地方学习,与任何人建 立联系,直接从客户那里融资。 这个世界迫切需要只有创业者能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它们往往无法进入硅谷 软件工程师以及常春藤高校精英这一创业阶层的视野。我们需 要全球各地、社会各个阶层创业者的帮助。为我们自己以及我 们的企业设置更好的目标,依赖于一个个创作者和创业者。毕 竟世界上的问题不会自己消失,而人可以解决它们。 先是创作者,再是创业者 要是把创业步骤写在纸上,看上去会非常容易。 1.你的理想客户是哪些?缩小这个群体的范围,直到不能 再缩小为止。 2.明确你要帮他们解决的痛点是什么,以及他们为此愿意 付多少钱。 3.设置一个严格的时间表,专心致志地设计一个方案,然 后收取费用。 4.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一个可行的产品,然后围 绕它扩大经营。 这些步骤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其间会出现各种意料不 到的复杂情况,而且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任何一种 “企业”都太可怕、太不确定,或者太遥不可及。幸运的是, 今天,开始“经商”有另一种路径:在成为一个创业者之前, 先成为一个创作者。 它可以指成为一个艺术家,但不用必须是艺术家。创作者 创造作品,并为此向受众收取费用,然后利用这些钱去创造更 多东西。他们将挣来的第一笔钱视为工具,为自己的创意提供 动力,而不是反过来为钱而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 累,创作者会向他人展示如何将创造力变成生意。越创造,越 赚钱;越赚钱,越创造——就这样循环下去。在本质上, Gumroad这样的企业与进行创造的创作者没有多少区别(仅仅是 语义学上的差异),两者都是一个或者更多人使用“生意”这 一工具去创造新东西。画家需要画笔,作家需要铅笔,创作者 需要生意。理解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它帮助人们克服了对开 始创业的认知障碍,而开始行动至关重要。你不应先学习,再 开始;而要先开始,再学习。 我中学时代最好的朋友迷上了电脑游戏《魔兽世界》,之 后开始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设计科幻角色。我当时觉 得特别了不起,还记得我在想:“我也可以做到。”所以,我 学了一些Photoshop教程就开始设计了。当掌握了这个软件的使 用技巧时,我开始提交作品到各种网络设计大赛。我并没有获 得过任何奖项,但创造很多东西并将其公开的过程让我成为一 个非常像样的设计师,而且之后也让我接到了一些网页设计的 兼职工作。 一旦开始帮别人做项目,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自己的想 法。所以我开始设计简单的网页软件,招聘程序员帮我写代 码。比如在推特能支持本地线程之前,我创建了一款叫作 Tweader的软件来看推特上人们之间的对话。另一款软件,Ping Me When It's Up(“如果上来了就‘叮’我一下”)会在无法 访问的网站恢复时给我发信息。(到现在应该很明显了,我不 擅长起名。) 在苹果应用商店开放的时候,我通过iTunes U(苹果公司 推出的教育平台)里面斯坦福大学提供的叫作“CS193P”(我 仍然推荐它!)的免费iOS(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开发课 程学习了如何编程,之后设计了一些软件产品,通过苹果应用 商店卖给世界各地的用户。卖软件时,苹果应用商店帮我处理 了所有与财务相关的事宜,这意味着我可以专心设计软件。完 美! 我设计的第一款软件叫作Taxi Lah!,让用户从手机上叫出 租车——那个时候优步还没问世。我把它放到新加坡用户的苹 果应用商店里,并赚了几千美元。之后,我还开发过一款叫作 Color Stream的软件,让设计师可以在手机上创作并修改调色 板。这款软件让我赚了1万美元。每一次,我都是在解决我遇到 的一个问题。我想要设计一些软件,让我的生活以及他人的生 活变好一点点。 这一经历——将真实产品输送给真实客户——让我进入 Pinterest拿到第一份工作,在那里我设计创建了苹果版的 Pinterest 应用程序。在那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开发了 Gumroad来帮自己卖一个用Photoshop设计的图标。当发现某个 问题有可行的解决方案时,我就把它卖给其他创作者,他们又 把自己的产品卖给社区的创作者。这些人中有很多最后成了 Gumroad的客户。一直以来从未刻意考虑过创业的我,现在已经 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苹果应用商店为我清除了市场推广以及财务方面的障碍, 让我得以充分拥抱我创造性的一面,成为一个创作者。这个转 变又引领着我成为一个创始人。这是一个向上的良性循环—— 创作带来更多的创作。今天,Gumroad为其他即将成为创作者的 人做了同样的事情。它基本上是一个被美化的萨希尔[1]克隆工 厂。这难道不美好吗? 马克斯·尤利尼(Max Ulichney)是洛杉矶一名艺术总监 兼插画师。一直以来,他所设想的生活就是白天在一家大公司 工作赚取生活费,换来晚上可以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做自己的 事。他在一家创意公司做了15年的艺术总监,最后开始在开会 的间隙用一款名为Procreate的苹果平板电脑软件涂涂画画。几 年前的一天,马克斯决定把给自己设计使用的一些电子“画笔 刷”卖给其他Procreate用户。在获得几百美元的收入之后,他 确定把卖电子工具当作一门生意这件事值得继续做下去。做了 两年后,马克斯作为一个独立创作者已经可以维持生活。最 近,他辞去了公司的工作,来全职经营Maxpacks画笔这个电子 产品。 像马克斯这样“先创作,后创业”的例子不胜枚举。 亚当·沃森(Adam Wathan)和史蒂夫·施沃格(Steve Schoger)专门教人设计开发网络应用程序。他们像我一样,认 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一点帮助,成为一个合格的前端网络 工程师和设计师。在仅花了几年时间培养了一群网络粉丝之 后,2018年12月,他们推出了Refactoring UI(重构用户界 面)线上课程,在1个月的时间里就获得了超过80万美元的收 入。现在,他们能够把时间花在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上:设计 Tailwind——一款帮助用户快速创建自定义网页设计的免费开 源软件。 克里斯蒂娜·加纳(Kristina Garner)是两个男孩的母 亲,她教那些孩子在家上学的家庭开展非宗教性质的、以自然 为基础设计的课程。凭借这个从2015年开始养成的个人爱好, 她已经从一个博主变成了一个有几十个员工的企业——花与根 (Blossom and Root)的老板,每个月帮助成千上万的家庭。 这些人只是上个月在Gumroad上卖出产品的28207个创作者 中的几个。这个数字今天看来很大,但是刚开始时小得多,企 业初创时的目标也没有这么崇高,创造最开始都是这样:处于 接近于零的位置。曾经什么都没有的平台,现在有一些东西 了:电子笔刷、线上课程、送货上门的维达利亚洋葱。 在下一章,我会告诉你如何迈出第一步。 [1]萨希尔就是作者本人。——译者注 关键要点 ·你不应先学习,再开始,而应先开始,再学习。 ·极简主义创业者关注如何“尽一切力量盈利”,而不是 “不计一切成本扩张”。 ·生意,是你为所关心的人群解决问题的方式,你也会因 此赚钱。 ·先成为一个创作者,再成为一个创业者。 了解更多 ·关注彼得·艾斯丘的推特账号(@searchbound),他经 常分享创业点子、跟域名有关的商机以及其他有趣的信息。 ·《我在网上卖洋葱》,网址:www.deepsouthventures. com/i-sell-onions-on-the-internet/。 ·《打造10亿美元级企业梦想破灭后的自我反思》,这篇 文 章 启 发 了 我 写 这 本 书 , 网 址 : sahillavingia.com/reflecting。 ·在照片墙(Instagram)上关注@gumroad,了解我们平台 创作者的故事。 ·在Clubhouse(一款音频社交软件)上加入“极简主义创 业者俱乐部”社区,结识其他极简主义创业人士,并从他们的 经历中学习。 第二章 从社区着手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力量。 ——非洲谚语 2009年,索尔·奥韦尔因超重非常郁闷,于是他决定加入 Reddit(红迪网)的健身社区搜集信息、寻求支持,这个社区 是Reddit数千个较小的在线社区之一。与此同时,他开始阅读 有关健身与营养的书[比如蒂姆·费里斯的《每周健身4小时》 (The 4-Hour Body)] ,将从书中学习到的内容整理成笔记, 把阅读摘要分享在Reddit的健身社区。遇到问题的时候,索尔 很自然地就会想到登录Reddit寻求支持。当时索尔已经加入 “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和“多伦多”以及其他一些社 区,因此他知道并理解Reddit对于内容发布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的规则和规范。 他对于健身和营养的内容了解得越多,分享得就越多。除 了分享读书笔记,他还通过回答其他用户提出的问题和记录自 己在几年时间内减掉60磅[1]体重的个人经历来激励他人。他将 自己减重成功归因于与其他用户建立联系,其中包括健身社区 的版主之一柯蒂斯·弗兰克。最后,索尔和柯蒂斯一起管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