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

第十章 职业

2025-10-12 23:20
全部RSS 此书RSS

章节导航

音频文本内容

第十章 ·职业· 维系在人类身上的三大纽带构成了三大问题,但这三个问题无法单独解决,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以其他两个问题的解决为基础。第一条纽带带来了职业的问题。我们居住在地球表面,只能仰仗这一星球上的资源生活,即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矿藏、气候、空气等。因此,人类的任务之一就是解答这些情况限制下的诸多问题。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能自认为已经找到了完美的答案。每一个时代,人类都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答案,但无论如何,对进步和成就的追求永不能停歇。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与第二个问题关系密切。与人类联系的第二条纽带是:所有人都是人类的一员,人类生活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之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那他的态度和行为一定会完全不同。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与他人接触,尽力融入他人之中,并对其他人产生兴趣。建立友谊、拥有社会感和与他人合作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这个问题的解决对解决第一个问题有莫大的帮助。 人类学会了合作之后,分工这一伟大的发现才逐渐为人所用。这一发现为人类福祉带来了最重要的安全感。如果一个人拒绝合作,不愿使用人类合作的诸多成果,只想孤军奋战,那么人类生命必将无法延续。通过分工,我们可以利用多种不同训练方法的结果,并运用各种不同的能力,使之为人类的共同幸福做贡献,确保人类有安全感,为全社会所有成员提供更多机会。的确,我们不能夸夸其谈,说自己已经做到了完美的地步,我们也不能假装分工已经发展到了最精细的程度。但解决职业问题的每次尝试,都必须在人类分工以及通力合作的框架内,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他人的利益奉献。 有些人试图逃避职业问题。他们不想工作,也毫不关心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其实,我们总能发现,他们这是在逃避问题,实际上他们总是要寻求别人的帮助。无论用何种方法,他们做的就是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被宠坏的孩子总会有这样的生活方式:面对困难时,就只会索取,只会让别人帮自己解决问题。被宠坏的孩子总会破坏人类的合作,把社会不公带来的重担甩给积极解决问题的人身上。 人类的第三条纽带是:一个人不是男性就是女性。一个人接近异性的方式,完成自身角色的方式是人类延续的基石。两性之间的关系也会带来一个问题,而同样地,若是解决不了上述两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为了成功解决爱情与婚姻的问题,参与职业分工,并且与其他人有良好友善的接触非常重要。我们已经讨论过,当今时代,解决爱情与婚姻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一夫一妻制,这也是最符合社会要求和分工制度的方法。一个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反映他的合作程度。这三个问题不会分别独立存在,他们相互关联,一个问题的解决必然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肯定,这些只是同一处境、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这个问题就是:人类必须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延续自己的生命和人类种族。 在此,我们不得不重申:身为母亲,为人类生命做出的贡献,和其他工作一样,在劳动分工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如果她对自己的孩子很有兴趣,为孩子的成长铺平了道路,如果她能扩展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学会合作,那她的重要作用简直溢于言表。在当今的文化中,母亲的作用总是被低估,被认为是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有什么价值的工作。这种工作获得的回报通常是间接性的,而成为母亲的职业女性通常做不到经济独立。然而,家庭的成功既依靠母亲的工作也依靠父亲的工作。无论母亲是在家照顾家庭,还是在外独立工作,母亲的地位绝不比父亲的地位低。 母亲是第一个影响孩子职业兴趣发展的人。生命最初四五年中,孩子接受的训练和付出的努力对孩子成年之后的活动范围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别人需要我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我总会问他童年时期对什么最感兴趣。一个人对童年的记忆显示出他当时是用何种思想训练自己的:这些记忆告诉我们他最真实的样子以及他的统觉表。至于最初记忆最重要的一面,我会在之后讲解。 训练的第二阶段需要在学校完成。我认为,我们的学校现在越来越关注孩子未来的职业,也越来越注意训练孩子的手、耳朵和眼睛等器官的功能。这种教育和学科教育同等重要。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学科教育对孩子的职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之后的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有人说自己在学校学过的拉丁语和法语已经全都还给老师了。但是,教授拉丁语和法语也有其作用。通过对这些科目的学习和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我们发现了训练心灵各种功能的绝佳机会。现在,很多现代学校都非常注重职业训练和手工训练。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增加孩子的阅历,增强其自信。 假如孩子从小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那么他的成长历程会非常简单顺畅。如果我们问孩子长大之后想做什么,大多数孩子都会给我们确定的答案。孩子们的回答都未经过严谨的思考,他们说自己想成为飞行员或司机时,其实自己并不明白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职业。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是:了解孩子这些话背后的动机以及他们努力的方式、其动力之源以及其当前的处境、其优越感目标及其实现理想的方法。孩子们的答案只是告诉我们,孩子的心中认为哪种职业能带来优越感,然而从这种职业选择中,我们也能找到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机会。 十二到十四岁的孩子已经大致清楚自己之后要从事的职业了。如果孩子到了这个年纪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我真的要为他感到遗憾了。可能这个孩子确实缺少野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所有事都不感兴趣。他可能有雄心壮志,只是没有勇气表达出来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懈努力,找到孩子们真正的兴趣,并对此加以训练。有些孩子十六岁高中毕业时还是没能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一般来说,这些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要如何继续。这些孩子通常志向高远,但并不愿意真正与人合作。他们还没找到自己的分工,也没有及时确定实现理想的方法。因此,提前询问孩子们想从事的职业很有帮助。我经常会在学校问孩子们这个问题,指引他们思考这一点,这样他们就不至于忘记这个问题或者隐瞒问题的答案。我还会问孩子们为什么选择这一职业,他们通常都会事无巨细地告诉我答案。在孩子的职业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其生活方式的全部。他告诉了我们自己努力的主要方向,以及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让他重视自己选择的职业,毕竟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如果孩子真的脚踏实地,倾尽全力为他人做贡献,那他就和其他人一样是社会中有用的一分子。他唯一的任务就是训练自己,武装自己,在分工的框架下发展自己的兴趣。 还有一些人,无论自己选择何种职业都不会满意。他们要的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保证其自身优越感的捷径。这些人不希望面对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因为他们觉得生活给自己摆出这些问题就已经很不公平了。同样,这些也是被宠坏的孩子,就想靠别人的帮助过活。也许大部分人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训练自己,并且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是由于经济条件或父母的压力,才选择了另一个方向,从事一种自己根本毫无兴趣的职业。这种情况也告诉我们童年时期各种训练的重要性。如果在孩子最初的记忆里,我们发现他对观察事物很有兴趣,那么就可以推断这个孩子适合能用到视觉的工作。职业指导之中,最初的记忆非常重要。另一个孩子提到听到别人跟自己说话,还听到了风声和门铃声。因此,我们便知道了,他是听觉型的人,可能会更适合从事与音乐相关的职业。在其他人的回忆中,我们还看到了有关动作的记忆,这些人需要更多活动的机会,也许户外工作或旅行更适合他们。 人类的拼搏最常见于追赶其他家庭成员的各种表现中,尤其是超过父亲或母亲。这种努力可能会很有价值,看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孩子们尤其让人欣喜。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孩子希望在父亲从事的行业中超过父亲,那么父亲的经验就可以为他提供良好的环境。通常,如果父亲是警察,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想成为律师或法官;如果父亲是医生,那么孩子可能自己也会想成为医生;如果父亲是老师,那么孩子可能自己会想成为大学教授。 观察儿童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为了成年之后的职业而训练自己。举例来说,如果有个孩子想成为教师,那他可能就会带着一群孩子扮演老师和学生。孩子们做的游戏会暗示我们他真正的兴趣所在。想成为母亲的女孩总会和洋娃娃一起玩,会对小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扮演母亲的这一兴趣值得鼓励,我们也可以放心地把洋娃娃送给女孩子。有些人觉得如果我们给女孩子们洋娃娃,是让她们脱离现实的行为,但实际上,女孩子们这是在训练自己对母亲这一角色的认同,努力扮演母亲这一角色。她们这么早就开始培养自己实在是难得,因为如果太晚开始培养自己,那她们的兴趣就早已确定了。很多孩子都对机械或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他们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会是能结出累累硕果的职业。 有些孩子不愿意当领导,他们的主要兴趣是找到一个领导人,只要能让自己成为他的从属,成人还是孩子并不重要。这种发展并非良性发展,如果我们能减少这种唯唯诺诺的情况,我一定会倍感欣慰。如果我们无法阻止这种人,那么这样的孩子之后就无法担当领导的角色。按照他们的意愿,他们只会选择基层员工的职位,从事听命于人的工作。 无意中遇到生病或死亡等情况的孩子会对这类事情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种兴趣会一直持续,他们之后也会希望成为医生、护士或药剂师。我相信,他们的努力值得鼓励,因为有这种兴趣的孩子很早就会开始训练自己,并会非常喜欢自己的职业。有时候,死亡的体验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代偿。有些孩子会以艺术或文学创作永垂青史,有些则会献身宗教事业。 逃避就业、好逸恶劳、不务正业是种错误的训练,而这种训练也是从生活早期开始的。我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之后逃避生活中的困难时,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找到其错误的成因,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加以纠正。如果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人总能不劳而获,那么懒惰可能就成了美德,勤奋反而成了一种罪恶。如果我们知道对于职业问题的解答取决于自己与地球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明白,唯一有逻辑、唯一符合常识的回答就是:我们必须工作、合作、奉献。之前,人类一直凭直觉体会这一点,现在,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其重要性。 从童年早期开始的训练,其成果在有天赋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我认为,天赋的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整个主题。人类只会把那些对共同利益有贡献的人称为天才。我们无法想象,对人类没有丝毫贡献的天才到底是什么样子。艺术是全体人类通力合作的伟大成果,而最伟大的天才们提高了文化的整体水平。荷马在自己的史诗中提到了三种颜色,他用这三种颜色描述所有颜色的区别。毫无疑问,当时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很多颜色之间的差异,但尚且没有为这些差别定名的必要,因为颜色之间的差别太过细微。我们现在为各种差别细微的色彩确定了名称,那么是谁教会我们区别不同色彩的?不得不说,一切都归功于画家和艺术家。作曲家大幅提高了我们的听觉。如果我们现在可以用和谐的乐音代替原始人类粗糙的声音,那完全是音乐家的功劳,是他们丰富了我们的心灵,训练了我们的感官。是谁让我们的感觉更有深度?是谁让我们谈吐优雅,思想深邃?正是诗人。诗人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使之的运用更为灵活,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毫无疑问,天才是人类中最擅长合作的。或许我们从天才的行为或态度的某些方面看不到其合作能力,但我们可以从其生命的整体历程中看到这一点。天才不像其他人一样易于合作。他们的道路会更为坎坷,也会面临更多障碍。通常,这些孩子一出生就会有身体残疾。大多数杰出人士都会有器官缺陷,于是,我们认为,他们在生命之初就路途多舛,所以便会奋力抗争,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尤其会注意到,他们很早便已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童年时就开始积极训练自己。他们的感官更为敏锐,所以会接触到更多问题,理解更多问题。从这种早期训练,我们可以总结出,其艺术及其天赋都是自己的创造,并非来自遗传或上天的恩赐。正因有他们的贡献,后世诸人均可尽享恩泽。 早期的努力是之后成功的最佳基础。如果我们让三四岁的小女孩自己玩耍,那她可能会为自己的洋娃娃缝一顶帽子。我们看到这个女孩认真缝帽子的时候,要记得夸赞这顶小帽子,再教给她如何能做得更好。这样一来,这个小女孩就受到了鼓励,之后也会更有动力。她会继续努力,锻炼自己的技巧。可如果另一个小女孩做了同样的事,我们却说:“放下针!你这样会扎到自己的,做个帽子有什么用,还不如出去买一顶。”孩子就会放弃自己的努力。等女孩大一些了,我们对比这两个女孩就会发现,第一个女孩发展了自己的艺术品味,对工作非常感兴趣,第二个却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觉得买来的东西比自己亲手做的要好很多。 如果在家庭生活中过分强调金钱的价值,那孩子们就只会从收入的角度考虑职业问题。这样的孩子对为全人类做贡献并不感兴趣——这是极大的错误。每个人都应该自食其力,忽略这一点的人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但如果孩子只对赚钱感兴趣,那他很容易就会远离与他人合作的道路,心中只有自己的得失。如果一个人以“赚钱”为目标,对社会丝毫没有兴趣,那么这样的人就只能通过抢劫或欺诈赚钱。就算他的目标中还有一丝对社会的兴趣,没有做出特别出格的事情,那么即使他赚到了足够的钱,他的活动也无法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水平。当今时代纷然杂陈,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向成功,可以让人变得富有。哪怕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在某一点上也会成功。我们对此无需惊讶。虽然我们无法保证态度端正的人会立刻获得成功,但我们绝对可以说,这样的人必定能保持勇气,永远自尊自强。 有的时候职业问题会成为逃避社会问题和爱情问题的借口:当今社会中,常常有人夸大工作的忙碌程度,作为逃避爱情婚姻的手段。有的时候,我们发现职业问题也会成为失败的托辞。一个全身心投入自身工作的人可能会这样想:“我没时间恋爱结婚,所以这方面不圆满也不怪我。”尤其是对神经病人来说,爱情和婚姻是他们极想逃避的问题。他们不想与异性接触,或者与异性接触时不得章法;他们没有朋友,根本对别人也不感兴趣。但他们会夜以继日的忙碌,白天工作,梦里还是工作。他们让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很快,神经性症状就会有所表现,比如胃部不适等。之后,他们就能以胃不舒服作为借口,避免面对社会及爱情问题。还有些人总会换工作。他总想着要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结果他总是犹豫不决,摇摆不定,最终一事无成。 面对问题儿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主要兴趣。之后,我们就可以从此入手,鼓励儿童全面发展。面对没有稳定职业的年轻人或在事业上失败的中年人,我们应该发掘他们真正的兴趣,并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利用,提供职业生涯指导,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现在,失业人数非常多,我们应给予相当的重视,因为在人人都想提高合作能力的时代,不应该出现失业率高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每个明白合作之意义的人都应该致力于消除失业现象。我们可以改善职业学校、技术院校和成人教育等方面,帮助想工作的人找到工作。很多没有工作的人只是单纯没有接受训练,或技术不够娴熟。可能有些失业者对社会生活根本不感兴趣。世界上有很多人对社会和共同福祉不感兴趣。这些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身处劣势地位。因此,如果说很大一部分罪犯、神经病病患和自杀者都是未经训练或技术不娴熟的人,那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由于训练不足,他们总是落于人后。父母、老师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进步感兴趣的人,都应该努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训练,让孩子们能够在成年之后,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