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2TTS

将您喜爱的书籍转换为有声读物。上传、转换并聆听您的个人有声书库。

公开的音频作品

纳瓦尔宝典 2025-05-28 17:47

选择做自己

选择做自己 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许多人此刻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苦苦挣扎,自我鞭策:“我需要做这件事,我需要做那件事,我需要……”不,你什么都不需要做。 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别人总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做事,但如果不再费心去揣摩别人的期待,你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那个微弱的声音。那个声音代表了你真实的想法。倾听它,你就可以做自己了。 我从未…

纳瓦尔宝典 2025-05-28 17:47

第四章 自我救赎

第四章 自我救赎 医生不能让你健康。 营养学家不能让你苗条。 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 禅师不能让你冷静。 智者不能让你富有。 教练不能让你健壮。 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 救赎靠自己。

纳瓦尔宝典 2025-05-28 17:47

于接受中寻找幸福

于接受中寻找幸福 在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 试图改变现状是一种欲望。在成功改变现状之前,欲望会让人感到痛苦。所以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外部环境。在任何特定的时间段,只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欲望,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之源。 为什么不能同时选择两个欲望? 因为这样会让人分心。 即使追求一个欲望,也已经很难了。平静的内…

纳瓦尔宝典 2025-05-28 17:47

幸福源于好习惯

幸福源于好习惯 在过去的5年中,最让我意外的发现是,获取平和与幸福其实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当然,基因会决定一个人感受的上限和下限,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个体可以突破环境的塑造,主动进行自我重塑。 幸福感是可以逐渐增加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获取幸福是一种技能,就像懂得营养搭配是一种技能,节食减肥是一种技能,锻炼是一…

纳瓦尔宝典 2025-05-28 17:47

嫉妒是幸福的敌人

嫉妒是幸福的敌人 我认为,生活本身没有那么难,是我们自己把生活变难了。我在生活中努力摆脱“应该”这个词。当“应该”在脑海中出现时,其背后隐藏的是负罪感或社会规训。如果做一件事是因为“应该”,那就表示你内心是不想这么做的,而违背自己的心意会让你变得痛苦不堪。因此,我努力在生活中减少“应该”做的事。 内心平和的敌人是社会和其他人灌注给你的期望。 社会告诉我们…

“通透”的理解从何而来

“通透”的理解从何而来 在无限伸展的抽象之梯之上,在巨大的问题域之中,持续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你的头脑会越来越清楚。表面上看似问题越来越多,本质里是“真问题越来越多,假问题越来越少”,或者说是“真命题越来越多,伪命题越来越少”。 当然,这里的真假是个辩证概念,假问题当年也是真问题,准确地说,它是我们抵达真问题的阶梯,是真的问题被盲区和成见遮蔽时的形态。…

抽象之梯与问题之锤

抽象之梯与问题之锤 “抽象之梯”不是什么新奇说法,这是语言学家塞缪尔·早川提出的一个概念,常常出现在各种写作教材中。抽象之梯的底部是最具体的概念,顶端是最抽象的概念。 我们使用的每一个概念都处于抽象之梯之上。好的写作教材会告诉你,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语言停留在上或下的其中一端,避免悬于中间。也就是说,要么使用最抽象、最具概括力的表达,要么描述最具体、最精微的经…

用关键概念来“打开”思路

用关键概念来“打开”思路 在上一章里,我们通过一系列推演重新处理了“自信”这个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本章我将以它为例,进一步阐明语言具体能如何整理经验,带来启发。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谈论“自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先不管它是什么,“自信”首先是个词语,所有词语都是我们对特定经验范畴的标出,我们可以把这个标出过程称为范畴化或概念化,是对具体经验的抽象把…

三个世界

三个世界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推演。 上图中有一个待表达的对象、一位说话人和一位受话人。惯常理解是,说话人基于对对象的观察和理解,组织出语言,传达给受话人。 首先要深究的是,将 现实世界 的客观对象,变成 心理世界 的经验内容,需要经过何种加工;其次要追问的是,我们的心智是如何将心理世界的经验内容处理成 语言世界 中的词汇、句子和篇章的;最后,我们才能…

I see you

Iseeyou 说到把人当人看,我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不同类型的人,可能会有两种完全对立的心理取向:一种取向是,对抽象的人报以善意和博爱,对真实的人感到厌恶;另一种则相反,对抽象的人感到厌恶,对眼前的人报以善意。 我的经验是,抽象和具象的区分不在于他是否出现在了你眼前的物理空间里,而在于他是否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出现在你的心理世界里。 有时去外面办业务,…

进入地狱,失去天真

进入地狱,失去天真 写到这里,有人会说:你讲的这些东西,一旦成为技巧,岂不是又陷入怪圈了?若将那些真情告白理解成策略性行动,难道不是一种更精致的虚伪? 在逻辑上,我无法给出否定的答案,这是个死局。如果我们一定要用眼睛直视理性之光,就难免失去天真。 这正是萨特留给我们的悲观命题。房间里的三个鬼魂,其实对应着你、我、他。如果作为对象的“你”和“他”不存在,“我…

让自己不舒服的坦诚

让自己不舒服的坦诚 怎么破解这种局面呢?我们需要把友善和冒犯的位置调换一下,从“策略性友善,无意识冒犯”变为“策略性冒犯,无意识友善”。 去看看那些优秀的沟通教材里给出的案例,你会发现,大多数打动人心的对话都符合这个条件,它们都是“看似冒犯,实际上却体现了真诚和善意的话”。 比如这样的句子: “我下面的话肯定会让你不舒服,所以我纠结了半天,但还是得和你说。…

显示 301-312 项,共 353 项
每页显示:
« 1 ... 25 26 27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