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2TTS

将您喜爱的书籍转换为有声读物。上传、转换并聆听您的个人有声书库。

公开的音频作品

第七章 三个绝妙的答案

第七章 三个绝妙的答案 结束前,让我再讲一次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故事,那个关于皇帝的三个问题的故事。托尔斯泰不知道这位皇帝的名字…… 一天,有个皇帝想到,只要他知道三个问题的答案,行事就不会再有差错了。 做每件事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 与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谁? 无论何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皇帝下令全国上下遍贴告示:如果有人能回答以上问题,…

第六章 你庭前的杏树

第六章 你庭前的杏树 我曾谈过缘起观。当然,所有追求真理的方法都应当被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或绝对真理。禅观事物的相互关联,是为了破除“分别”这一虚妄的遮障,让人们得以融入生命的整体和谐,而不是要创造一个缘起(相互依存,依他起)的哲学体系。 赫曼·赫塞在他的小说《悉达求道记》中,未能洞彻这点,因此笔下的悉达宣扬相互依存的哲学,他的话在我们看来有些天真…

第五章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五蕴

第五章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五蕴 让我在这里用几行字谈一些修行法门,也许你能借由这些方法摆脱狭隘的见解,变得无所畏惧、大慈大悲。 这就是:缘起观、无常观与慈悲观。 在你坐禅时,看好自心后,你可以专注观照特定物体间相互依存的本性(依他起性)。这样的禅修并不是对相互依存哲学的推论思考,而是以心观心,通过修行者的定力揭示所观物体的真实自性。 想想这个简单…

第四章 鹅卵石

第四章 鹅卵石 你为何要修禅? 首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彻底的休息。一整夜的睡眠并不能提供完全的休息。翻来覆去,肌肉紧张,时时做梦——哪里算得上休息呢?在你依然觉得疲惫并且辗转反侧的时候,即使躺着也无法休息。 背贴着床平躺,手脚放直但是不要僵硬,头不垫枕头——这是一种练习呼吸并且放松全身肌肉的好姿势,不过这也很容易让你睡着。躺着禅修时,你无法像坐着…

第三章 正念日

第三章 正念日 每天、每时、每刻,人们都应当修习正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禅修班上建议学员:每个人都应当在一个礼拜中留出一天,全身心地修习正念。当然,原则上你拥有每一天、每个小时。可事实上,我们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如此。我们总觉得家庭、工作、社会事务占据了自己全部的时间。所以,我迫切建议大家一个星期留出一天,或许是星期六。 如果留出…

第二章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第二章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艾伦说,自从把陪伴乔伊和苏的时间当成他自己的,他就有了“无限”的时间。但是,艾伦也许只是原则上拥有这个无限的时间。 因为毫无疑问,在和乔伊温习功课时,艾伦有时会忘了把乔伊的时间当成自己的,那他就会失去这些时间。艾伦可能会希望时间快些过去,他也许会变得不耐烦,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浪费了,因为那不是他自己的时间。 所以,如果艾伦…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昨天,艾伦带着他的儿子乔伊来看我。乔伊长得真快!他已经7岁了,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甚至夹杂着一些从街上学来的俚语。在法国抚养孩子的方式和我们家乡越南非常不一样。在这里,父母们相信“自由对孩子的发展是必要的”。在艾伦和我谈话的两个小时里,他必须时时注意乔伊。乔伊在玩耍,叽叽喳喳地不时打断我们,让我们无法好好交谈。我给他几本儿…

活在此时此刻 2025-10-28 18:46

我已到达

我已到达 生命就是我们真正的家 澄明就在此时此刻 在佛教传统中,通常以钟声开始一节坐禅。钟声轻柔,提醒我们回归内心之家。 我们真正的家便是此时此刻,无论此时此地正在发生什么。我们真正的家是一个没有歧视,没有仇恨的地方;我们在真正的家中不再寻觅任何事物,不再渴求任何事物,不再遗憾任何事物。当我们带着正念之力量回归此时此地时,我们将能在此时此刻建立真正…

活在此时此刻 2025-10-28 18:46

天下为家

天下为家 相互问候 似曾相识的相遇美好而安宁 许多年前,我到访台湾时,与几个朋友走在一条尘土飞扬的道路上。一位母亲和她的儿子在马路对面,手牵着手,向着我们走来。当我们的目光交汇时,我双手合掌问候了那个小男孩,感谢他心中的佛。男孩的母亲仍然拉着他的手,他朝我笑了笑,将另一只手放在胸前,并鞠躬,感谢我心中的佛。他们走过之后,小男孩又回头看了看我们。他的眼…

活在此时此刻 2025-10-28 18:46

梅村的绽放

梅村的绽放 风中居所 即使你非常年轻,你也可以找到内心的岛屿 大约 三十年前,我独自一人在我们静修处修行。我的静修处是芳云庵,在法国北部的奥德森林里。我喜欢在树林里静坐、行走。一个非常美丽的早晨,我决定一整天都待在树林里。于是,我带上一碗饭、一些芝麻和一瓶水,便出门了。我计划在外面待上一整天,但在下午三点左右,乌云就开始布满天空。那天早晨离开居所…

活在此时此刻 2025-10-28 18:46

战争与流亡

最后一袋米 我不会站在任何一方,也不会树任何敌人 1946年,在法属印度支那战争期间,我是越南中部顺化慈孝寺的一位沙弥。当时,顺化城被法国军队占领。一天,两名法国士兵来到我们寺院,其中一名留在寺外的吉普车内,而另外一名持枪走了进来,要求我们交出所有粮食。我们仅剩一袋米,供所有僧侣食用,而他想将它带走。那名士兵年纪轻轻,不足二十岁,十分饥饿。他看起来又瘦…

活在此时此刻 2025-10-28 18:46

越南生活

越南生活 或许你觉得自己已经丢失了童年的那块点心, 但我确信它还在那里,就在你心灵的一角。 吃点心 慢慢地、欢喜地吃饭,不想将来,也不悔过去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母亲每次从集市上回来,都会给我带回一块香蕉叶包裹的点心。我会跑到屋子前面的场地上,一点一点地吃;有时候吃掉一块点心要花上半个小时或者四十五分钟。我会咬上一小口,抬头看看天空,然后用脚碰碰小…

显示 73-84 项,共 354 项
每页显示:
« 1 ... 6 7 8 ... 30 »